千家信息网

钠离子电池能否解决锂电的成本焦虑?

发表于:2025-11-21 作者:千家信息网编辑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11月21日,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气资本 (ID:yuanqicapital),作者:韩文峰市场对钠离子电池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理论上的成本优势。核心内容1、上游锂价高企,下游面临成本焦虑。2、钠离子电池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11月21日钠离子电池能否解决锂电的成本焦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气资本 (ID:yuanqicapital),作者:韩文峰

    市场对钠离子电池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理论上的成本优势。

核心内容

  • 1、上游锂价高企,下游面临成本焦虑。

  • 2、钠离子电池是当前阶段最接近产业化的电池技术路线。

  • 3、钠离子电池性能与储能系统标准的要求有更高的适配性。

碳酸锂又涨价了。

经历了从今年 3 月到 8 月份的高位盘整,进入九月,碳酸锂价格再次空中加油重拾上升势头。继 9 月 8 日碳酸锂价格突破 50 万 / 吨关口之后,价格继续上行。据上海钢联 9 月 29 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当天上涨 0.25 万元 / 吨至 51.75 万元 / 吨。市场最高价已经突破 52 万元 / 吨,这一价格已经突破今年 3 月上海钢联统计的电池级碳酸锂 51.7 万元 / 吨均价。今年以来碳酸锂的价格累计涨幅已超过 80%

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以及大规模储能电站建设的需求推动所带来的供需错配问题使得锂价持续上涨。而上游锂精矿的涨价也对本轮碳酸锂价格的上涨形成了支撑,在澳大利亚锂矿商 Pilbara 在 9 月 20 日举行锂精矿拍卖活动中,拍卖成交价为 6988 美元 / 吨,较上一轮(8 月 2 日)拍卖价上涨 10%,在考虑汇率变动后,价格实际涨幅为 14.3%,对应的碳酸锂含税成本约为 51 万元 / 吨。在这一背景下,短期来看,碳酸锂价格的"疯狂"或许仍将持续。

而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上涨无疑会给下游电池厂商、车企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从产业链中企业的中报数据来看,整个产业链中上游锂矿企业业绩超强,龙头企业锂矿业务额的净利率在 70% 左右,中游电池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在 8% 左右,而整车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 5% 左右,有不少车企在亏损的边缘线上挣扎。以宁德时代(300750.SZ)为例,今年一季度,因为没有及时涨价形成价格联动,宁德时代毛利率骤降至 14.48%,一度创下有记录来的最低值。

锂价的上涨,无疑最先会刺激到动力电池企业的敏感神经,会导致动力电池生产成本进一步抬高,进而使得下游整车厂商盈利承压。而整车厂如果直接将消费者作为成本转移对象,无疑会降低民众的消费意愿,进而形成更为严重的负反馈。

也正因如此,被市场认为具有"理论成本优势"的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将至的言论也引起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密切关注。9 月 14 日,据宁德时代回复投资者提问称,公司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 2023 年实现产业化这个消息在随后的几天里在整个新能源赛道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带动 A 股钠离子电池概念股持续火热。

锂电产业链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骤增,带动了市场对理论成本更低的钠离子电池的期待。不过,被市场热捧的钠离子电池能够缓解下游企业的成本焦虑吗?

为什么是钠电池?

从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史上来说,钠电池并非第一次被当作电池材料。由于 Na 与 Li 同属碱金属族元素,因此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基本上同时起步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研究人员开展对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但锂离子电池所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让科学家纷纷放弃了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锂离子电池也在过去 50 年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 1990 年索尼实现了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商业化,使锂离子电池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期关于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却相对停滞直到 2010 年后,钠离子电池的研究才出现转折点,随后,钠离子电池在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表征分析、储钠机制探索和电芯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事实上,钠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分支,其和锂离子电池的理论基础、电池结构均十分接近。液态钠离子电池的结构构成中同样包括正极、负极、集流器、电解液、隔膜。

由于钠离子和锂离子的特性差异,钠离子的正、负极材料需要选用适用于钠离子迁移的材料,这也是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核心。据国泰君安研报,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无法使用的铜、铁等元素,在钠离子电池中却有很好的表现

目前,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分为五种类型: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普鲁士蓝类、氟化物类、有机化合物类,其中前三种类型的成熟度最高,已进入产业化初期。

在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选择方面,由于钠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大很多,所以也使得在锂电池中广泛使用的石墨类材料储钠性能较差,不过,一些无定形碳类负极因为其拥有相对较低的储钠电位,较高的储钠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点而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当前阶段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为四类:碳负极材料、转化型负极材料、钛酸酯类负极材料以及合金类负极材料。其中碳基材料的技术成熟度最高,资源丰富,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

在电池的生产方面,与锂离子电池类似,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同样要经历制浆、涂覆、装配、注液、化成等工艺。其中,装配环节主要是将制完的正负极片通过隔膜夹层组合在一起,建立电池内部的钠离子通路,并隔绝正负极以防内短路。装配工艺沿用锂离子电池技术,分为卷绕和叠片工艺,前者又分为圆柱卷绕和方形卷绕。此外,钠离子电池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封装工艺也基本沿袭了锂离子电池,外观大致也分为圆柱、软包和方形硬壳三大类。此外,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和隔膜也基本沿用锂离子电池体系。

也就是说,实际上钠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够直接使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无需重建新的生产线。从某种程度而言,钠离子电池是当前阶段最接近批量化的电池路线

另外,从成本端来看,理论上钠离子电池在材料方面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如成本占比最大的正极材料,由于碳酸钠价格远低于碳酸锂,并且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常使用铜、铁等大宗金属材料,因此正极材料成本低于锂电池据平安证券,使用 NaCuFeMnO / 软碳体系的钠电池的正极材料成本仅为磷酸铁锂 / 石墨体系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成本的 40%,电池总的材料成本较后者降低 30%-40%

同时,钠离子电池集流器(集流体是正负极活性材料附着的基底构件,约占电池重量的 10-13%,用以汇集电极材料产生的电流,并对外释放传导)正、负极均可以用铝箔,而锂离子电池负极需要用铜箔(因为钠离子在负极不会和铝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这也减少了钠离子电池集流器的成本。

根据中科院胡勇胜《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及经济性分析》数据,钠电池量产后的度电成本约为 0.3 元,分别较铅蓄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以及三元锂电池低 52.2%、32.4%、54.3%。从成本这一角度来看,如果锂电池上游材料价格短时间难以下降的情况下,钠离子电池的快速落地或许也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池厂商成本焦虑

此外,从资源分布的角度看,钠资源在地球上的资源量是锂的 400 多倍,且钠资源在全球的分布较为均匀,而锂资源超过 80% 集中分布在美洲和澳洲地区。因此钠资源的价格远远低于锂资源,仅为后者价格的 1.33%,这意味着,钠资源相比更容易市场化。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发展钠离子电池,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国锂资源 80% 依赖进口的窘境,维护供应链安全,同时也将延缓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上涨带来的价格提升,从而降低成本压力"。

指标各有优势,是互补而非替代

回归电池本身,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一直是体现电池整体性能最核心的指标,也是各个电池厂商竞争力所在。钠离子电池也不例外,对比来看,在能量密度方面,钠离子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为 100-160Wh/kg。而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上面仍有较大差距,当前,锂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为 120-200Wh/kg,三元锂电池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更是能达到 200-350Wh/kg。而且,在循环寿命方面,钠电池能够达到 1000-3000 次左右,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则在 3000 次以上。

在电池安全方面,由于钠离子电池的内阻比锂电池高,所以其在短路的情况下瞬时发热量少,温升较低,热失控温度高于锂电池,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锂电池在低温下充电会析锂,而钠电池却不会发生析出,钠离子电池拥有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钠离子电池可以在-40℃到 80℃的温度区间正常工作,-20℃的环境下容量保持率接近 90%,高低温性能优于锂离子电池。

此外,在快充能力方面,钠离子电池 80% 电量的充电时间约为 15 分钟左右,目前量产的主流电池中,三元锂电池在直流快充的加持下,将电量从 20% 充至 80% 通常需要 30 分钟的时间,磷酸铁锂则需要 45 分钟左右。

显然,对于新能源汽车等对于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要求较高的领域来说,能量密度较低的缺陷是钠离子电池成为动力电池的主要短板所在。能量密度限制也决定了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之间难以形成严格意义上的颠覆性替代。不过,钠离子电池技术在通信基站、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力储能、太阳能路灯等对能量密度需求相对不高的领域,或将会是锂电池技术路线很好的补充。

特别是在储能领域,钠离子电池性能与储能系统标准的要求有更高的适配性

通常,大型储能系统对用于储能的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对安全性及经济性要求更高,因此,储能系统或将成为钠电池落地应用的重要场景。而且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使其在储能应用场景中具有更强的经济性。此外,由于钠离子电池本身具有的宽温区特性,使得以钠离子电池为基础构建的储能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条件,有效提高分布式电源渗透率,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就储能市场而言,政策支持叠加需求爆发,正在快速带动下游对储能用电池的需求量。GGII 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 12.7GW,是 2021 年全年 (3.4GW) 的 3.7 倍;储能锂电池出货量 44.5GWh,整体规模已超过 2021 年全年水平,而锂离子电池占据新型储能市场份额已经超过 90%。

但是对于电池厂商而言,锂离子电池的高成本同样给其储能业务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以宁德时代为例,2021 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毛利率为 36.6%,而到了 2022 年,公司储能业务板块毛利率骤降至 6.43%,同比下滑近 30 个百分点。如果以经济性较高的钠离子电池实现对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替代应用,其毛利状况或许能够得到很好的边际修复中信证券研报预计,到 2025 年钠电池在储能、电动两轮车以及低速电动车三大应用领域潜在总需求达 190GWh。

多方争相布局,但成本优势尚待实现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超过 60 家锂电产业链企业布局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领域,持续推动者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加速。

去年 7 月,宁德时代就发布了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据其在发布会中介绍,在电池的关键性能指标上,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 160Wh/kg;常温下充电 15 分钟,电量可达 80% 以上;在-20℃低温环境中,也拥有 90% 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 80% 以上。同时,宁德时代表示,第二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将突破 200Wh/kg。

根据公告信息统计,除宁德时代计划 2023 年实现钠离子的产业化外,传艺科技也表示即将进行中试线投产,预计一期 2GWh 的钠离子电池项目将于 2023 年投建;华阳股份和中科海纳计划建立电池 PACK 厂,2023 年扩产至 10GWh 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容百科技规划在 2023 年实现钠电池正极材料每个月千吨级出货;振华新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预计在 2022 年第四季度进入小批量试用阶段;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钠已商业化量产,钠电池的量产仍在实验室阶段。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对钠离子电池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理论上的成本优势。但是,整体而言,当前由于产业链缺乏配套、缺乏规模效应,钠离子电池的实际生产成本在 1 元 / wh 以上,远高于锂离子电池。此外,钠离子电池的性能、成本控制及适配应用场景等有待进一步检验,距离真正产业化应用普及还有一定距离。而且,碳酸锂的高价影响放大了市场对钠离子电池的优势认知,如果未来锂价回落,钠电池的推广落地或仍需画上一个问号。

参考资料:

  • 1、储能科学与技术-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及经济性分析,2022 年 6 月

  • 2、国泰君安-吐故"钠"新,分庭抗"锂",2022 年 7 月

  • 3、平安证券-巨头入场摇旗钠喊,技术路线面临分化,2022 年 8 月

本文由元气资本原创撰写,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电池 离子 材料 成本 锂离子 储能 价格 锂电池 负极 密度 技术 碳酸 能量 产业 碳酸锂 市场 资源 企业 正极 优势 数据库的安全要保护哪些东西 数据库安全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生产安全数据库录入 数据库的安全性及管理 数据库安全策略包含哪些 海淀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 建立农村房屋安全信息数据库 易用的数据库客户端支持安全管理 连接数据库失败ssl安全错误 数据库的锁怎样保障安全 南宁一站网网络技术有限公 分析股票好的软件开发 辽宁正规软件开发服务检测中心 数据库白盒测试用例 系统版本和数据库版本不一致 网络安全的特性配伍题 网络安全竞赛上机题目 软件开发与数据挖掘能力 关于国家网络安全的主体 软件开发程序员叫什么 表针倒转打一个网络安全用语 app软件开发一般哪家好 打电话服务器错误稍后再试 玄中记手游服务器 个人信用数据库的作用的是 山西北斗授时模块服务器云空间 创付宝深圳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dell12代服务器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调研 南京鲲鹏系列服务器生产厂商 集群计算服务器 智能锁登录不了服务器 荔湾网络安全建设 保护网络安全的技术有哪些 学c语言能做网络安全吗 进来的软件开发怎么入账 我的世界服务器正版号 虎丘区正规软件开发信息推荐 郴州安卓软件开发在哪学 2019锐捷网络技术峰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