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嫦娥五号月壤矿物中存在高含量的水
CTOnews.com 9 月 12 日消息,由于缺乏直接的样品分析证据,月表水的成因和分布一直存在争议。
据央视报道,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针对我们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样品开展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和纳米离子探针分析发现矿物表层中存在大量的太阳风成因水,估算出太阳风质子注入为嫦娥五号月壤贡献的水含量至少为 170ppm。
结合透射电镜与能谱分析,这揭示了太阳风成因水的形成和保存主要受矿物的暴露时间、晶体结构和成分等影响。该研究证实了月表矿物是水的重要"储库",为月表中纬度地区水的分布提供了重要参考。
CTOnews.com了解到,这一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文章编号 5336(2022)。
论文摘要:
月球表层水的形成和分布仍然不明确。在这里,我们展示了在嫦娥五号样品的橄榄石、斜长石和辉石颗粒的最上层表面突出的归因于太阳风植入的水(OH / H2O)。光谱和微观结构分析的结果表明,太阳风植入的水受到暴露时间、晶体结构和矿物成分的影响。我们估计嫦娥五号区域的月球土壤中至少有 170ppm 的水含量,这与月球矿物学绘图仪和嫦娥五号着陆器报告的水含量一致。通过与遥感数据的比较以及通过月球土壤成熟度分析,嫦娥五号的水量为月球中纬度地区表层水的分布提供了参考。我们的结论是,月球土壤中的矿物质是重要的水库,源于太阳风的水的形成和保留发生在无气天体上。
据介绍,嫦娥五号 (CE5) 任务从月球东北部 Procellarum 盆地(北纬 43.06°,西经 51.92°)取回了 1.731 公斤的月表材料,该盆地的纬度比以往所有采样任务探索的纬度都高。使用铅铅 (Pb-Pb) 同位素等时线技术的辐射测年显示此次返回月球样本的年龄为 2030 ± 400 万年,这比阿波罗和月球任务收集的月球样本年轻得多。
月球土壤中含有来自三种来源的水:月球内部、太阳风、彗星和流星体中的水。考虑到此类样品暴露在月球表面,月球颗粒有望记录太阳风注入的信息,形成太阳风成因水,有望为月球表层水的保存和分配提供参考。
《嫦娥五号新成果:月壤中存在来源于月球内部的原生水》
相关文章
- 25 周年纪念作,情怀拉满但诚意欠缺:《勇者斗恶龙 怪物仙境 3》
- 联想拯救者 Y700 2023 平板推送 ZUI 15.0.723 系统灰度测试:新增“USB 网络共享”,优化底部小白条
- Streacom 推出 SG10 高端被动散热机箱:可解热 600W,1300 美元
- 3D 角色扮演策略游戏《少女前线 2:追放》公测开启,安卓、iOS、PC 多端互通
- 新能源车市:价格战开局,价值战结束
- 雪天这样拍,照片更为味道
- Cybertruck:未来物种重新定义汽车
- 2022 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 1.93 亿,普及率达 97.2%
- 上映 7 天,《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内地票房破亿、豆瓣 6.6 分
- 小岛工作室推出《死亡搁浅》联名手机手柄,预计明年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