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基础数据类型及其常用用法的示例分析
发表于:2025-11-07 作者:千家信息网编辑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11月07日,Python中的基础数据类型及其常用用法的示例分析,针对这个问题,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相对应的分析和解答,希望可以帮助更多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小伙伴找到更简单易行的方法列表首先List是有[]包括的,每个元
千家信息网最后更新 2025年11月07日Python中的基础数据类型及其常用用法的示例分析
Python中的基础数据类型及其常用用法的示例分析,针对这个问题,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相对应的分析和解答,希望可以帮助更多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小伙伴找到更简单易行的方法
列表
首先List是有[]包括的,每个元素用(逗号)隔开,List中可以嵌套任何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可以相互嵌套(set除外)如:
# 定义一个列表
li = ['a', 1, True, ('b', 'c',), [1, 2, 3], {'name': '咸鱼'}, {1, 2}]
# 遍历
for i in li:
# 打印数据类型和值
print(type(i), i)列表的取值
# 定义一个列表
li = ['a', 1, True, ('b', 'c',), [1, 2, 3], {'name': '咸鱼'}, {1, 2}]
# 通过索引取值,注意索引从0开始
temp1 = li[0]
print(temp1) # a
# 列表中嵌套了列表取值
temp2 = li[4][0]
print(temp2) # 1
# 还记得字符串切片吗?list一样可以,值仍然是列表
temp3 = li[1:5:]
print(temp3) # [1, True, ('b', 'c'), [1, 2, 3]]列表修改
# 还记得可变类型和不可变类型吗?可变就意味某个元素的值可以变化
li = ['a', 'b', 'c']
li[0] = 'b'
print(li)
# 用切片更改部分索引的值
li[0:2] = ['c','c']
print(li)
#错误示范:不可变的数据类型无法更改某个索引的值
str1 = 'abc'
print(str1[0]) # 可以打印某个索引的值
str1[0] = '1' # 更改某个索引的值抛出异常 TypeError: 'str'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列表删除
li = ['a', 'b', 'c']
# 根据索引删除某个元素
del li[0]
print(li)
# 删除某个索引的元素,并返回删除的值,默认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li = ['a', 'b', 'c']
temp1 = li.pop() # 将返回的删除的值赋值一个变量,打印看看
print(li)
print(temp1)
temp2 = li.pop(0) # 也可以传入要删除的索引
print(li)
print(temp2)
# 按照值删除值 从最左边开始删除一个
li = [11, '22', 22, 33, 44, 22]
li.remove(22)
print(li)
li = ['a', 'b', 'c']
# 清空整个列表
li.clear()
print(li)列表插入
# 向指定索引位置添加值
li = [1, 2, 3, 4, 5, 6]
li.insert(2, 'lll') # insert(索引位置,要添加的值)
print(li)
# 向对象后面追加
li = [1, 2, 3, 4, 5, 6]
li.append("aaa") # 追加单个元素
li.append([11, 22, 33]) # 追加的列表作为了一个元素
print(li)
# 扩展列表
li = [1, 2, 3, 4, 5, 6]
li.extend("aaa") # 将字符串的每个元素添加到原有列表中
li.extend([11, 22, 33]) # 将列表的每个元素添加到原有列表中
print(li)
# 合并两个列表
li1 = [1, 2, 3, 4]
li2 = ['a', 'b', 'c', 'd']
li3 = li1+li2
print(li3)列表查询
# 判断某个值是否存在于列表中,返回bool值
li = [1, 2, 3, 4]
res = 2 in li
print(res)
# 判断某个值在列表中存在几次
li = [1, 2, 2, 3, 2, 2, 3, 4]
res = li.count(2)
print(res)
# 判断某个值在列表的索引,存在多个返回第一个值的索引
li = [1, 2, 3, 4]
res = li.index(2)
print(res)
# 如果不存在抛出异常
# li = [1,2,3,4]
# res = li.index(6)
# print(res) # ValueError: 6 is not in list列表反转
li = [1, 'a', 2, 'b']
li.reverse()
print(li)列表排序,最大(小)值
# 注意只有相同类型的数据才能排序,取最大,最小值,无法数字与字符串混用
li = [8, 2, 6, 8, 5]
li.sort() # 排序
print(li)li = ['b', '5', 'z', 'y', 'r', 'l']
li.sort()
print(li)
# 最大值
print(max(li))
# 最小值
print(min(li))列表和字符串的相互转换
# 字符串转换为列表
str1 = 'abcdefg'
li = list(str1)
print(li)
# 列表转换为字符串,注意这种只能列表内全是字符串
li = ['1', 'a', 'c', '2']
s1 = ''.join(li)
print(s1)
# 列表中包含有数字类型的
li = [1, 2, 'a', 'b']
# 先定义一个空字符串
s1 = ''
# 遍历列表
for i in li:
# 将数字类型转换为字符串拼接到之前定义的空字符串
s1 += str(i)
print(s1)元组
元组是不可变类型,无法根据索引更改值,无法添加和删除,元组用()包括,如:
tu = (111, "aaa", (11, 22, 33,), [(1, 2, 3)], 222, True, 333,)
元组一样可以索引,切片取值,遍历,这里不再演示
有两个方法:
count(a) # 获取指定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个数
index(a,start,end) # 获取指定元素在元组中的索引小知识:
元组也是小括号,与方法看起来一样,为了方便区分,更加直观,我们一般在后面多加一个逗号,这是一个良好的规范...,如:
tu = (1,2,3,)字典
字典用{}包括,由key和value组成的键值对,字典是个无序集合 列表、字典不能作为key值,key值只能是唯一的,字典中依然可以嵌套其他的数据类型,如:
dic = {
'k1': 'v1',
'k2': 'v2',
'k3': 'v3',
'k2': 'v4',
False: "aa",
0: "bb",
'k4': [1, 2, 3, 4],
'k5': {
'k1': 'v1'
}
}
print(dic)取值
dic = {
'k1': 'v1',
'k2': 'v2',
'k3': 'v3',
'k2': 'v4',
False: "aa",
0: "bb",
'k4': [1, 2, 3, 4],
'k5': {
'k1': 'v11'
}
}
# 字典通过key取值,字典内的列表依然通过索引取值
print(dic['k5']['k1']) # v11
print(dic['k4'][0]) # 1
print(dic['kkkk']) # 不存在的key抛出异常 KeyError
# 推荐使用get,key存在返回value,不存在返回第二个参数
print(dic.get('kkkk')) # 不抛出异常返回None(默认)
print(dic.get('kkkk', '不存在')) # 此时返回'不存在'遍历
dic = {
'k1': 'v1',
'k2': 'v2',
'k3': 'v3',
'k2': 'v4',
False: "aa",
0: "bb",
'k4': [1, 2, 3, 4],
'k5': {
'k1': 'v11'
}
}
# 字典中key相同是后面的覆盖前面的 True是1 False是0,可以观察到key只有false,value是后来覆盖的'bb'
# 默认循环的是key值
print('一:')
for i in dic:
print(i)
# 默认循环的是key值
print('二:')
for i in dic.keys():
print(i)
# 循环的是value值
print('三:')
for i in dic.values():
print(i)
# 循环key和value
print('四:')
for i,j in dic.items():
print(i,j)fromkeys
# 将第一个参数作为key值,第二个参数作为统一的值生成字典
dic0 = dict.fromkeys('a') # 第二个参数不写value默认为None,空值,不等同于空字符串('')
print(dic0)
dic1 = dict.fromkeys('a', 'b')
print(dic1)
dic2 = dict.fromkeys('a', [1, 2, 3]) # 第二个参数作为统一的值生成字典
print(dic2)
dic3 = dict.fromkeys(['a','b','c'], [1,2,3])
print(dic3)添加
dic = {
'k1': 'v1',
'k2': 'v2',
'k3': 'v3'
}
# 已经存在的key会修改对应key的值,没有的key添加相应的值
dic['k4'] = 'v4'
print(dic)
# 已经存在的key返回对应的value,没有则添加key和value
v1 = dic.setdefault('k1', 'v111')
print(dic, v1)
v2 = dic.setdefault('k123', 'v123')
print(dic, v2)修改
dic = {
'k1': 'v1',
'k2': 'v2',
'k3': 'v3',
'k4': 'v4',
'k5': 'v5'
}
# 利用key只能唯一的特性,将上一个值覆盖
dic['k1'] = 'v111'
print(dic)
# update(传入字典形式的数据)
dic.update({'k2': 'v222'})
print(dic)
# 更新多个
dic.update({'k3': 'v333','k4':'k4444'})
print(dic)
# 也可以直接写key=value
dic.update(k5='k555')
print(dic)
# 更新一个不存在的key就相当于添加了
dic.update(k6='k666')
print(dic)删除
# 删除并获取值pop(参数1,参数2)
res = dic.pop('k1')
print(dic,res)
# 删除不存在的键不传入第二个参数的话抛出异常
# res = dic.pop('k111')
# print(dic,res) # KeyError
res = dic.pop('k111','key不存在')
print(dic,res) # 返回第二个参数
# 删除字典中的最后一对键和值并将键和值返回
k,v = dic.popitem()
print(dic,k,v)
# 清空字典
dic.clear()
print(dic)关于Python中的基础数据类型及其常用用法的示例分析问题的解答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如果你还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开,可以关注行业资讯频道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索引
类型
字典
元素
数据
参数
字符
字符串
可变
循环
分析
最大
数字
方法
空字符
问题
排序
基础
常用
示例
数据库的安全要保护哪些东西
数据库安全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生产安全数据库录入
数据库的安全性及管理
数据库安全策略包含哪些
海淀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
建立农村房屋安全信息数据库
易用的数据库客户端支持安全管理
连接数据库失败ssl安全错误
数据库的锁怎样保障安全
从软件开发到运行的全过程
互联网科技精彩剪辑
软件开发面试注意事项
电脑桥接服务器
vertica数据库
天津诚信网络技术咨询哪家好
网络技术三级 多久
粘土我的世界服务器
5g与网络安全
互联网科技五行属什么
浪潮服务器内存条插法
浏阳市软件开发中专技校
web应用服务器的特点
炼金化学服务器
临清软件开发文档在线咨询
体彩销售网络安全模拟演练
新乡市彩豆豆网络技术
数据库软考2019答案
搞软件开发很累
跨国服务器怎么弄
我的世界过期的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电信dns服务器云主机
浙教版高中网络技术应用学案
外国软件开发经典书籍
天津企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详情
农业和自然资源数据库网址
stm32 数据库下载
泗洪龙飞软件开发工作室
MC服务器金币商城
数据库服务器未启动